1. yh0612cc银河





      1. 总第178期2010年07月10日
        ◆ yh0612cc银河新闻
        >> yh0612cc银河集团党委庆祝“七一”...
        >> 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副...
        >> 吉林银行梁行长一行赴yh0612cc银河...
        >> 盛京银行大连分行行长张允...
        >> 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导...
        >> 锦程集团总裁王文出席中欧...
        >> 锦程物流网CEO季玉晶赴...
        >> 锦程北京、天津分公司应邀...
        >> 锦程厦门分公司扩大与海南...
        >> 锦程物流网开展企业发展规...
        >> 锦程集团设立重庆集团成员...
        ◆ 专题
        >> 电子商务将推动网络化时代...
        ◆ 管理视线
        >> 万亿财富思考/李桂松
        ◆ 物流
        >> 珍视客户意见 提升服务品...
        >> 搜索引擎优化(SEO)对...
        >> 提高服务能力 做成功物流...
        ◆ 加盟之窗
        >> 锦程花园馨香永远——锦程...
        ◆ 地产
        >> 国学与企业管理的几点启示...
        ◆ yh0612cc银河精英榜
        >> 明天会更好——yh0612cc银河地产集...
        ◆ 员工之家
        >> yh0612cc银河集团党委庆祝七一党员...
        ◆ 人生百味
        >> 毕业这几年/杨洋
        国学与企业管理的几点启示/赵东海
            近年来  ,国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,儒学、道家思想、孙子兵法等不但在国内深受欢迎 ,而且在世界各地广受追捧。早在上世纪80年代,一群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 ,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、瑞典科学家汉内斯•阿尔文博士在发言中指出,“人类要生存下去,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,去汲取孔子的智慧。”这也是后来所谓的“巴黎宣言”的一部分;老子、庄子的思想则深受德国众多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的喜爱,而孙子兵法更是成为美日企业家甚至美国五角大楼的必备工具书 。国学之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。
            “管理学之父”彼得•德鲁克说:“正因为管理的对象,是为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人的集体,所以它永远以人性为课题,永远探究善与恶 。”我们提倡让国学精髓为现代管理服务,并不是否定现代管理科学,国学并不能代替现代管理科学,二者相辅相成并且存在乘积关系,要提升我们的现代管理水平,二者缺一不可 。我们常说的“小胜在智,大胜在德,无道者不可成大事也”。 这是因为道德素养与管理科学是组成乘式的两个因子,只有在不断提高管理者道德素养的同时,才能真正运用好现代管理科学,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 。
            本人仅以对国学中部分理念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和运用为例,谈一些个人粗浅的看法。同时也希望本文成为抛出之砖,引来他山之玉 ,以便大家共同提高国学修养并自如的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 。
            老子的 “有生于无”与企业创新
            老子的《道德经》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,其内容深邃,内 涵极其丰富,哲学思想博大精深。“有生于无”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四十章,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” 。意谓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,看得见的有形质产生于看不见的无形质。这里的“有”与“无”同《道德经》第一章的“无,名天地之始”;“有,名万物之母”。一言概之,《道德经》中的“道” 是宇宙的本原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而“有”与“无”则是“道”的二种表现形式,是人们认识世界 、改造世界最初始的一对基本概念和矛盾统一体,二者互为前提和条件,通过相互依存,相互作用,相互转化,共同推动“道”的发展。企业是社会的细胞,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一种极其重要的组织形态 。 企业创新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,运用科学原理和创造性思维,对企业的资本或资产进行创造性的营运,实现资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,达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活动。
            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主题的核心,也是企业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发动机。创新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活动形式,是连接继承和发展的桥梁,是对未知世界的挑战 。其本身就是一轮又一轮从“无”到“有”,从“有” 到“无”的往复与循环。因此,正确理解和把握老子的“有无”观 ,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有效地探索未知领域,实现创新,意义非凡。
            企业需要创新,需要在已有中发现无并从无中创造有,要在已有时预见到无,这样才能一直领先一直成长。索尼公司在60年代流行的体积庞大的录音机身上看到了它的缺陷---不便于携带 ,由此而产生了生产一款便于携带的小型录音机的强烈愿望,并最终于1979年成功生产了第一台WALKMAN——TPS-L2 ,由此 ,随身听风靡全球 ,而索尼公司一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。时至今日,索尼公司仍然保持着第一台磁带大小的随身听、第一台使用钮扣电池的随身听、第一台带遥控器的随身听的诸多世界第一的纪录。
            但是索尼公司也会犯错误,并非曾经是世界第一就永远是世界第一。在MP3产品的问题上,索尼公司就犯下了只看“已有”而未发现“无中之有”的错误:当1991年MP3技术面市的时候 ,索尼公司再次成为第一个推出实用性产品的公司——1992年 索尼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以数码方式录音的MD随身听——MZ-1。但是索尼公司似乎从此在这个产品上睡起了大觉 ,此后长达7年的时间里 ,索尼公司没有任何有关的数码录音产品 。终于在1998年,世界上第一台MP3面市了,推出这款产品的不是技术实力雄厚 、占领着世界市场最大份额的索尼,而是韩国的世韩(SEAHAN)公司。在这一轮的创新之战中 ,索尼低下了高昂的头颅。
            企业需要创新 ,但是也不应盲目创新 ,为图暴利而无道最终将不是将无变为有,是将有变为更大的无。目前仍然不知何时结束的金融危机,其根源应在于缺少管理和制衡的金融衍生品的泛滥。当华尔街的金融和投机家们刚刚创造这一产品的时候,他们内心一定是激动无比:因为从此有了既可以做运动员又可以做裁判员的 ,永远不会输的金融产品供他们大把的赚取利润。这可以说是创新的极致。但是当金融海啸袭来的时候 ,他们不仅仅是把投资人的血汗钱化为乌有,使得自身陷入道义的审判台,同时也绑架整个世界的经济 ,随着华尔街的疯狂一起向深渊坠落。这场超级海啸目前仍然在继续 ,据报道仅2009年初至今 ,美国又有1000余家银行倒闭,其中不乏拥有百年历史的老牌银行,而当年纵横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中 ,也不乏深陷牢笼者或者如高盛般接受调查和审判 。这个也应该是从有到无的极至吧。
            孙子兵法与危机管理
            提起企业经营 ,人们总是喜欢把它与兵家谋略联系在一起 。的确,商战是不见血的战场 ,和战争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,也正因为如此,企业家大都对军事抱有浓厚的兴趣 。柳传志说他心中的联想集团应该是像古罗马军队那样,无论进攻还是撤退都能够保持队形不乱;松下幸之助常说“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天下第一神灵,我公司职员必须顶礼膜拜,认真背诵孙子兵法,灵活运用,公司才能兴旺发达”。
            企业竞争与军事的共通之处在于他们的形式都不脱离“攻”与“防”这两大主体 ,如果进攻不得法,就会露出破绽,给对手予可逞之机;而一旦防守出现问题,同样会面临窘境。所以,管理者在面临决策时,一定要三思而行 ,谋定而后动 。因为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,都会给企业带来危机,时下耳熟能详的“危机管理”也正是因应于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问题而被提出的  ,深究《孙子兵法》中的各种应对谋略 ,对企业的经营不无裨益 。
            以正合 以奇胜 把握时机 因势利导
            孙子兵法中有一条重要的战术原则就是出奇制胜 。原文说“凡战者,以正合,以奇胜 。故善出奇者,无穷如天地 ,不竭如江河,奇正之变不可胜究也。” 危机管理中的“危机”一词 ,实际上包含了“危难”与“机遇”两重意思,如果处理得好 ,就得把危难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契机 ,从此化被动为主动,这就是“奇”的效果。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中,营销也好,决策也好 ,如果能利用好危机这个事件,把坏事变成好事 ,可以有效地快速地起到别的方法起不到的作用 。我们说危机是机遇,而这个机遇就是变革的动力所在。
            本地一家新生的房地产公司曾经遇到这样一个事件:一个30多万平米的项目地块的中心位置曾经是一个阴宅之所,客户知道后大多心升疑虑而敬而远之 ,在向市场推出之后数月内客户积累均不能令人满意 ,开发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。该项目的营销团队以及公司决策层在细致的分析之后  ,认为传统的“风水”观念对客户的购房心理影响巨大 ,如若要扭转颓势 ,必须得解决这个问题。接下来开发商采取了如下的一系列的措施 :聘请园林景观的专业机构对园区环境进行了重新的设计、请风水专家开设讲堂,重点针对调整后的园区风水进行讲解 、在最受诟病的地方修建了园区的标志性的景观 ,再通过风水专家的讲解使该地区成为风水宝地…… 。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之后,正式开盘之时,原本的死穴变成了宝地,销售势头一路看好 ,而企业也顺势度过了难关。这个企业 ,在日后的项目操作中,也总是有出奇制胜的手段,目前已经与国内著名的上市公司合并,发展态势更加迅猛。
            在这个案例中 ,该开发商采用了奇正相生的手段,准确把握客户心理是正,而采用风水调整是奇,再因势利导,成功化解危机 。
            孙子兵法在危机管理中的运用效果,对企业如是,对个人也如是 。
            一位相熟的业内人事,刚回到大连接手一个新项目时,原来的开发商撤资了,是完全的新公司接手老客户,退房的,闹事的,索赔的,一涌而上,但是,这个小女子,却用自己足够的真诚 ,耐心 ,爱心,解决了150多名老业主的遗留问题 。当那些愤怒的面孔变得平和 ,他们握着她的手说,只要有她在,他们相信新公司会处理好一切的。而她也郑重和业主们承诺 ,她会在交屋的那一天 ,亲自迎接每位业主回家!一个能在最艰难的时候,为公司扛下,并且挡住这一切的人,在公司的危机之中,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。自此,她成为了大连很多开发商追逐的目标 ,后来 ,她成为知名代理公司的合伙人。
            查漏补缺,以守为攻
            孙子兵法有“先为不可胜”的防守反击思想。孙子兵法中说“昔之善战者,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。不可胜在己,可胜在敌。”意思是说 :“先设法创造有利的战场态势,使自己处于不可战胜的地位,然后来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时机 。要做到不可战胜,关键在于自己创造充分的条件;至于敌人能否被我战胜,在于敌人是否犯错出现可乘之机。
            孙子认为 :“故善战者,立于不败之地,而不失敌之败也。”孙子兵法强调的“立于不败之地”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说法 ,因为战略的目的是达到目标,如果能以最小的代价 ,获取最大的成果 ,即是最好的方式。在主动进攻之前,先要做好防御,立于不败之地 ,而后抓住打败敌人的机会 ,这显示了中国人独到的智慧。要达到目标,并能把自己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,一定要先站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之上 ,这也就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“无死地”,这是战争的最高原则。
        企业经营管理何尝不是如此呢?从防御策略开始,先为不可胜。其实,很多危机的产生都是由于管理者在决策时未能深思熟虑 ,决定得太仓猝 ,结果项目一启动才发现问题,结果为时已晚。
            企业的决策如同作战用兵,其前提是对情报信息收集,而是否及时收集到充分、相关的信息是决策的关键。企业经营实际上是以采购、库存 、生产、产品调配为主线的物流 ,以订单、客户管理为主线的商流,以销售结算、财务数据报表为主线的资金流,以员工各项人事基本数据、员工进、转 、退 、离等日常人事异动为主线的人流相互作用的结果,而企业的信息流是物流 、资金流、商流、人流联系的纽带 ,因此无论是企业决策还是日常经营,都要抓住信息情报这一关键。决策不但要掌握充分的内外信息,而且要有效分析 ,做到知己知彼,才能正确决策,以防止危机的产生 。
            以上浅见浊识不过是个人管中窥豹而已,在现实的管理和个人成长的过程中,国学还有更广阔的使用价值和指导意义。我愿意和所有欣赏国学、热爱国学而又有志于企业管理的人们,共同学习 ,共同探讨、共同提高。
        加入时间:2010/7/16 15:56:00 阅读次数 :2072




        1.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