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yh0612cc银河





      1. 总第95期2003年7月24日
        ◆ 写在卷首
        >> 我们可以选择卓越
        ◆ 新闻视野
        >> 新闻视野
        ◆ 管理视线
        >> 雾里看花——解读德隆战略...
        >> 忠诚 :经理人的第一条准则...
        ◆ 培训天地
        >> 培训感受 文/陈鹏
        >> 一点感受——听余世维教授...
        >> 培训有感 文/孙小兵
        ◆ yh0612cc银河家事
        >> 心情留下来 美丽带回家—...
        ◆ 随想杂谈
        >> 谈说话 文/邵井斌
        >> 生命的思索 文/桑琳
        ◆ 风雪书窗
        >> 看书的日子 文/张晓琪
        ◆ 七彩文苑
        >> 追梦在羁旅 文/周利
        >> 分享·朋友 文/张莹
        >> 酒吧情结 文/刘静
        >> 大学时光拾零 文/左黎黎
        ◆ 生日贺卡
        >> 8月份生日名单
        看书的日子 文/张晓琪
            偶尔听到张镐哲的老歌《再回到从前》,“如果再回到从前,就让一切重现,你是否会在乎永不永远  。”好熟悉的旋律,不禁让二十几岁的我想起那不太多的往事——为了看书打游击战的日子 。
            爱上看书的日子是从家里搬进楼房开始的。我找不到昔日的玩伴,《安徒生童话》与《十万个为什么》是我仅有的朋友。我的最爱是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每个为什么都是由一个小故事做引言 。印象最深的引言是关于盐的:小明和爸爸今晚去奶奶家吃饭。从奶奶家刚回来小明的爸爸就大喊,“今天我妈把卖盐的打死了,菜特别咸,渴死我了!”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人吃的盐多了就会特别渴呢?当时我非常迷惑 ,怎么不问为什么菜特别咸就是把卖盐的打死了呢 ?那些答案早就想不起来了 ,可不知为什么那些小引言却越来越清晰。
            为了看书而打游击是从初中开始的 。父母规定我每天必须在家做功课,节假日也不例外 。天知道初一初二有多少功课需要日以继夜的学习,我便开始从父亲的书架上寻觅金庸大侠的“侠文化” 。当然探索的过程是艰辛的。先是把房门锁了,大摇大摆的看,父母发现苗头不对,把我房间的锁给拆了;后是正坐于桌前 ,用一本硕大的书作掩饰,再用一把小凳子放在虚掩的门前作掩护。父母一推门,凳子先发出警报声,然后再成功地把开门的时间拖延一秒。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 ,硕大的书迅速后撤,挡住郭靖的大雕。这个当时自认为惊为天作的创意,现在不禁让人哑然失笑。大概父母看在金大侠的薄面上才没有拆穿我所谓的阴谋吧 。
            游击战最艰苦的岁月是在高中 。战场也转移到了校内 ,政治历史地理课从不浪费一分一秒。同桌是我最好的战友,因为老师与我的距离达到五米的警戒线时,他一定会发警报的。当然,如果我的书被没收了,语文课他看什么呢?最惊险的经历是高一那年的夏天。夏天教室前后共开两个门 ,而我与后门的距离只有十厘米,班主任或校长不经意的走过都会让我胆战心惊 。那时我正在看《呼啸山庄》,有些恐怖的故事架构与走廊中清脆的高跟鞋声相得益彰。我对高跟鞋的发明者崇拜之情油然而生,正是高跟鞋让我那段日子有惊无险。想一想高中三年我真是受益匪浅,不仅汲取了知识 ,还锻炼了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警觉性。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高二 。我用攒了几个月的钱换来了心仪已久的余秋雨的《文化苦旅》 ,实在忍不住在语文课上翻了起来 。刚翻了几页正为王道士的愚蠢愚昧迂腐义愤填膺的时候 ,我的书就被老师没收了。当然 ,老师拿走的还有同桌的《福尔摩斯》。我不知鼓起多大的勇气,到办公室请她网开一面。谁知道她也在那义愤填膺 ,“我不没收,看完就还给你 。”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如遇大赦,只可惜语文老师到现在还没看完。
            走进大学以后,自己想怎么看书就怎么看书的渴望变成了现实 ,却不知为何我再也看不下去了。当那段看书的日子逐渐成为尘封的往事时 ,我才明白同样尘封的还有自己看书的心情  。真想再回到从前,从前那看书的日子。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张晓琪:2003年6月加入锦程软件公司技术支持部 。)
        加入时间 :2003/7/24 14:09:00 阅读次数:1214




        1. XML地图